曼德拉效應的成因
※ CERN官方視頻 ”We Are Happy”: https://youtu.be/H0Lt9yUf-VY
※ CERN《對稱美 Symmetry》官方影片預告片:https://youtu.be/Cllqr1nmdYk
※ 網友分析CERN與曼德拉效應的聯結:https://youtu.be/Ep3Tiuh1eaw
曼德拉效應的成因不明,但眾多非主流圈網友全都將矛頭指向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(CERN),的確這個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,因為多年來 CERN 的諸多怪異行徑已經引起很多人注意,不管是主流科學家,還是非主流圈研究員。
透露秘密的官方視頻
首先,2014 年尾,CERN 發佈了一段簡短的官方視頻,表示在 CERN 工作的科學家們快樂無比 (We are “Happy” at CERN)。視頻中每個人都隨著音樂蹦蹦跳跳,好不快活。
快樂視頻接近尾聲時(2:30開始),出現一個坐在辦公桌前的大鬍子科學家,除了手舉「我們在CERN的人很快樂」的紙張之外,脖子上還掛著兩張大字牌,上方一張寫著「一號龐德 Bond #1」,底下一張則寫著「曼德拉 Mandela」。這個情景很是耐人尋味。
兩張大字牌的解碼如下。
第一個在螢幕上演出 007 情報員龐德的演員叫做貝瑞尼爾遜 (Barry Nelson),首度出現在 1954 年的電視劇「皇家賭場 Casino Royale」中。他的姓尼爾遜,配上第二張字牌曼德拉,正好組成前南非總統尼爾遜曼德拉的名字 (Nelson Mandela)。
圖:一號龐德貝瑞尼爾遜
我不認為這只是巧合。很多網友包括我都認為,這些 CERN 科學家正用細膩微妙的方式,向世人公佈,他們正是曼德拉效應的幕後推手。
秘教崇拜式的通車開幕典禮
2016年6月1日舉行通車典禮的瑞士 Gotthard Tunnel 格塔德火車隧道,引起不小的騷動,因為開幕儀式像極了某種撒旦崇拜的秘教儀式,令人傻眼,連主流媒體也都爭相報導,例如 BBC 和每日郵報的這兩篇報導。許多人已經做過分析,因此這裡不再贅述,請自行上網搜尋相關的視頻與照片,例如這篇 vigilantcitizen 的分析和這個短視頻。
圖:格塔德隧道位置
圖:隧道開幕儀式上膜拜巴佛麥特 Baphomet?還是你相信那只是一頭阿爾卑斯山的野山羊 ibex?
當然,反駁者宣稱,這場開幕儀式取材自當地的民間傳說,準確地說,來自一道穿過格塔德隘口 (Gotthard Pass) 的橋,稱為「惡魔橋 The Devil’s Bridge」。
圖:從格塔德隘口往下眺望艾若洛鎮 Airolo
傳說,羅伊斯河 (Reuss) 非常難以跨越,一位瑞士牧人便向惡魔祈求,希望惡魔替他們造一道橋。結果惡魔真的出現並答應造橋,但要求收取第一個過橋者的靈魂作為回報。牧人同意了,但橋造成時卻將一頭羊趕在他前面過橋,欺騙了惡魔。惡魔非常憤怒,舉起一塊大石想要砸爛那道橋,但一個老婦人在石頭上畫了十字,以致惡魔無法再舉起石頭。據說那塊 220 噸重的石頭至今仍位於格塔德的山隘處。
圖:1833 年 Carl Blechen 所繪的油畫《惡魔橋的建造》
但是,隧道通車儀式上表現的可不是這個簡單的傳說,而更像惡魔崇拜和血祭犧牲的秘教儀式 (向時間鞠躬膜拜,是指土星吧!土星希臘名叫 Kronos,意為時間):
半夜 CERN 園區內的假血祭儀式
加上,去年八月初,網上瘋傳一段視頻,據說是夜間在 CERN 園區內濕婆銅像前舉行的一場犧牲儀式,被人無意間拍攝下來。
這篇 2016/8/18 的英國衛報報導指出,CERN 已經針對這場假儀式展開內部調查,發言人寫給法新社 (AFP) 的電郵說,「這些場景是在 CERN 不知情與未得許可之下擅自拍攝的。」「CERN 不諒解這種愚弄欺騙 (this type of spoof),因為可能會讓人對我們工作的科學本質產生誤解。」
發言人還說,通行證不論白天夜晚,在每個入口都會系統性檢查,指出這些惡作劇的人具有通行證,應該是世界各地來訪的科學家們玩笑開過頭了,至於是哪些科學家,發言人並沒有透露,同時日內瓦警方也沒有正式參與調查。當然這些官方說法說了等於沒說,究竟儀式是真是假,參與者有誰,仍是未知。
曼德拉效應的科學理論
雖然非主流圈內很多人都同意,菁英們/科學家們施行惡魔崇拜,但他們到底在膜拜誰?血祭犧牲奉獻給誰?又是什麼樣的惡魔,從哪裡來的?這些問題,卻鮮少有人說得清楚,網路上多半都是些虔誠的基督徒引用聖經啟示錄裡的話來暗示「世界末日」將至,將一切籠統地歸咎於上帝的死對頭撒旦,或歸咎於敵基督 (anti-Christ),拼命宣教要奉耶穌為個人的救世主、等待基督再臨云云,令人反感,更不足為憑。
其中一名持續追蹤 CERN 消息多年的研究者安東尼派奇 (Anthony Patch),雖然他的傳教話術我聽得超級反感,但他點出了一項重點,卻極為合理,不容忽視:量子電腦與 CERN 之間的關係,是 LHC (大型強子對撞機) 用來打開通往別的維度大門的工具。過去官方的確曾經聲明過,CERN 科學家所進行的工作,能夠讓他們測試有其他維度存在的理論。
這個製造 CERN 所使用的量子電腦的公司叫做 D-wave,總部位於加拿大,從 2007 年展示第一台 16 量子位元 (Qubit) 的量子電腦開始,2015 年九月已經成功製造出 2048-量子位元的量子電腦 D-wave 2X,安置在北加州矽谷、美國太空總署的艾姆斯研究中心 (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) 作為量子人工智慧研究之用。這個量子人工智慧研究計畫,是谷歌 (Google) 和美國太空總署的共同合作計畫。
圖:D-wave 2X 量子電腦
圖:第一代商用量子處理器晶片,128-量子位元
當然,主流科學家只會告訴我們,量子電腦是用來計算與解答複雜問題用的,因為速度能比一般的電腦矽晶片快上一億倍。但分析這段 2013 年 D-wave 創始人與首席技術長 (CTO) 喬第羅斯 (Geordie Rose) 的演講,量子電腦的用途似乎並不只如此:
演講中,羅斯引述了另一名英國量子物理學家大衛德伊治 (David Deutsch) 的話:
『量子計算….將會是第一項允許平行宇宙之間合作,來執行有益的任務的科技。』
羅斯解釋,有數不清的平行宇宙存在,每一個都有自己的連貫性歷史,與我們這個現實同樣真實的宇宙存在。這些現實遵守同樣的物理法則與定律,但從粒子層級開始每個決定都不一樣,從渺小如粒子,一直大到你午餐吃什麼或要不要來聽演講的決定都不同,量子力學理論明確指出,那每一項決定造成的結果都跟你記得的這個現實同樣真實。
他進一步說,這是很怪異的現象,因為我們看不到另外那些”現實”。但科學已經進步到我們能夠建造出可以探索那些現實的機器了,而量子電腦正是目前最接近實現這種目標的一種科技。
羅斯說,這種科技不只是理論而已,而已經部署在研究中心裡做為共享資源使用了。(2013 年演講時)目前有兩部這樣的機器:一部在南加州大學資訊科學院的量子計算中心 (USC ISI),型號是 D-Wave 2,由 ISI 和洛克希德馬丁聯合運作。這種量子電腦能夠提供不可能從其他地方獲得的”資源”(也就是平行宇宙)給使用者來運行複雜任務。
圖:南加大量子計算中心裡的量子電腦 D-Wave 2
第二部就是 NASA 和谷歌合作計畫使用,安裝在加州矽谷的 NASA 研究中心內的 D-Wave 2,用做人工智慧研究之用。羅斯認為使用量子電腦來發展人工智慧機器人,非常令人興奮;至於會否成功,他沒有下定論。
圖:2013年谷歌與 NASA 合作以量子電腦來發展人工智慧的新聞
他接著介紹這兩台 D-Wave 2 量子電腦:黑色金屬外殼,外觀看起來像是黑色巨石 (monolith),長寬 10 呎,高 12 呎。內有冷卻器將機器冷卻低到幾乎絕對零度的溫度,是人類工程學的極致表現。
圖:兩部 D-Wave 2 量子電腦
圖:《2001太空漫遊》(2001: A Space Odyssey) 中使人猿開智的外星智慧,也是以黑色巨石 (Black Monolith) 來代表
羅斯接著說:「這個冷卻器稱為脈衝管稀釋冷凍庫 (pulse tube dilution refrigerator),它的脈衝管會發出約一秒一次的聲音,很怪異的聽起來像是心跳一般。如果你有機會站在機器旁邊,至少對我來說會引發敬畏之心,感覺好像是一個膜拜外星神祇的聖壇 (feels like an altar to an alien god),實在是令人欽佩的機器。」
這是科學家講的話嗎?他所謂的外星神祇,難道就是格塔德隧道通車儀式上膜拜的神、CERN 園區內血祭儀式膜拜的對象?來自別的維度的神?
接著解釋內部構造。中心部份是一個比大拇指還小的神奇晶片,量子力學理論說,物體可同時以不同而且互斥的兩種狀態存在 (mutually exclusive),假設真有平行宇宙存在,讓我們想像現在有兩個完全一模一樣的宇宙,從最大物體到最小粒子都一模一樣,唯一的差別只在於這顆晶片上量子位元的數值而已。
圖:D-Wave 2 核心部份的量子晶片
量子位元 (Quantum bit, Qubit) 的概念來自數位電腦的訊號位元 (bit),但位元的值同一時間只能是 0 或 1,不可能同時發生,因此稱為互斥。但在量子電腦晶片上,這個”位元”處在兩個平行宇宙在空間中的交會點 (nexus point),導致這個位元同時是 0 也是 1。當我們增加量子位元的數目,交會點也就增加,代表同時重疊的平行宇宙數目也增加了。
每增加一個量子位元,交會的平行宇宙就變雙倍,像上面這個晶片有 512 個量子位元,便有 2512 個交會點(平行宇宙)相疊在一起。
羅斯的看法是,這麼多平行宇宙的影子與我們這個宇宙重疊在一起,如果我們夠聰明,便有辦法伸手進去那些平行宇宙,將所需的資源抓回來,影響我們的世界。過去九年來 (從2004 到 2013),量子位元以每年成長兩倍的速度在進步。
派奇說,CERN 也有在使用這些量子電腦。因此,曼德拉效應是 LHC 利用量子電腦打開通往其他維度大門的結果,使得其他平行宇宙的現實滲透到我們的現實 (bleed through),汙染了我們原來的現實的結果。
聽起來很科幻,但我也認為如此。這是最合理的解釋了。不是時間旅行,也不是記憶錯植。而是一些科學家在玩火,試圖改造這個世界,並打開維度大門迎接他們的外星神明。外星 AI?執政官?土星矩陣?搞不好全都是。
補充:非主流研究圈的重量級學者型研究員約瑟夫法洛博士 (Joseph P. Farrell) 則說,不管 CERN/LHC 目的為何,但絕對不是粒子物理研究 (particle physics)。所謂「尋找上帝粒子」云云,只不過是個幌子而已。CERN 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使用者 (internet user),也就是說,CERN 使用互聯網來傳送交換的資料量,大於所有其他任何的網路使用者或機構;互聯網其實正是為了 CERN 這個計畫的需求而孕育出來的網路。另外,互聯網的前身是 ARPANET,正是由 DARPA 研發的軍用網路,玩膩了才丟出來給老百姓使用(還是另有他意?)。
圖:1973 年的 ARPANET 網路地圖
濕婆不只是毀滅之神,祂代表的是整個世界的毀滅,然後世界才能重生;聽起來很像是「新世界秩序」在各種各樣的影視作品中一再暗示的:摧毀舊世界,新世界才能如鳳凰般浴火重生。具有這種意義的毀滅之神被豎立在號稱要「尋找宇宙起源時的粒子」的科學殿堂已經很奇怪了 (CERN 宣稱那只是印度政府贈送的禮物而已,請大家不要想歪了),法洛博士還說,濕婆的代表數字是 999,其實就是 CERN 那極為出名的標誌的含意 (CERN 宣稱那只是幾個粒子加速器的堆疊圖樣而已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