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zar 在 S-4 工作時看過 9 個不同樣式的幽浮,但是他只親手研究了其中一個,就是普通的流線型飛碟,內部三層當中他進入過兩層,還曾經親眼見到它飛行過。下圖便是這個飛碟的示意圖,Lazar 暱稱它為『跑車型』(Sport Model)。
飛碟大約 16 英呎高、直徑 40 英呎寬。外殼是金屬色,像未磨光的不銹鋼一般。未啟動時腹部著地停在地上。
艙門(Hatch)位於上半部,底部有折彎延伸至下半部一點點。在本文一開始的中文字幕訪問視頻中,Lazar 說艙門像蜂巢一樣由六角形組成,當按壓其中一塊六角形,其他六角形會從那一點向外一個一個塌陷,現出一個門洞來,非常有意思的設計。
內部分成三層,底層是三個重力放大器和重力導向器位置所在,用來放大前面所講的 A 重力波。
反應爐位於中間層,也位於三個重力放大器之間,參考圖九的二分之一模型;中層還包括控制台與座椅,兩者都很小很低接近地板,根本不適合成人操作。所有的牆由一個一個拱門組成,某次當飛碟啟動時,其中一個拱門變成透明,可以從內部看到外面的情形,就像窗戶一般。當拱門變成透明一段時間後,『窗戶』上出現某種 Lazar 從來沒見過的文字形式,既不是字母也不是數學式,他也沒被告知這種技述如何達成的,但應該不需要外星人的科技。
Lazar 沒上去過頂層,所以他不好說那些看起來像舷窗(portholes)的東西是什麼,但他能確定的是,那絕不是舷窗。
S4 基地有九個機棚,依據山勢建在山邊,傾斜度 60 度的棚門被塗成黃色以偽裝成沙漠山脈的樣子。就在機棚外,Lazar 目擊了這個飛碟的試飛(由美軍飛行員駕駛)。
當飛碟附近有另一個重力源例如地球時,飛碟向外傳播的 A 重力波會被相位移成 B 重力波(phase-shift),其方向變成遠離地球傳播,產生提升之力(propagate away from Earth to create lift)。三個重力放大器可以分別聚焦,而且是以脈衝方式(pulsing)而不是持續開著,如下圖。
環繞飛碟四周被扭曲的時空結構如下圖,當達到最大的扭曲時,飛碟就會隱形,你只能看到它四周的天空。
據 Lazar 所知當時有三個計劃在 S4 進行:Project Galileo(伽利略計劃), Project Sidekick(伙伴計劃), Project Looking Glass(鏡子計劃)。伽利略計劃是研究重力推進力的項目,也就是上面所述的飛碟工作原理。伙伴計劃是一種光束武器,以中子為能量來源,用重力鏡來聚焦(A beam weapon that had a neutron source and was focused by a gravity lens)。鏡子計劃研究能看到過去時間的相關物理理論。Lazar 並沒有參與後兩項研究計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