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於這個現實的記憶
以下是其他幾個我跟少數人一樣,具有不同記憶的例子。這些都是多年來我記得清清楚楚的例子,沒想到現在變成鳥樣。
1. 湯姆克魯斯、布萊德彼特 1994 年主演的電影《夜訪吸血鬼》,請問英文片名是什麼?
=> 這部電影我雖然沒看過,但當年上映時我人已經在美國,清清楚楚記得片名叫做 ”Interview with A vampire”,一直記到現在。結果,現在片名竟然變成 ”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”,而且所有的電影海報、DVD、連製作人都聲稱,片名向來就是 THE vampire。什麼??我跟成千上萬人記得的片名,竟然被改掉,而且不被承認?如今上網查,一點也查不到 A vampire 的蹤跡了。
=> 但是,當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實況視頻裡,主持人大衛萊特曼 (David Letterman)、頒獎人安蒂麥道爾 (Andie MacDowell) 可不是這樣唸的;他們都唸 Interview with A vampire,視頻見此 (1:50 開始):
=> 我們這麼多人可沒有記錯!片名被改過了!
2. 1994 年的電影《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》中,阿甘坐在長椅上邊等公車邊跟陌生人講述自己的人生,講到他媽媽常說:「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,你永遠不知道會拿到哪一種。」這句話的原文是怎麼說的?
=> 這部電影一上映我就去電影院看了,之後電視上重播也看了無數次,對這句話印象很深刻,我跟成千上萬人一樣明確記得原文是「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」;而且當時奧斯卡頒獎典禮主持人大衛萊特曼開場也這樣說,視頻從 1:20 開始:
=> 結果,現在變成這樣:「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」這句話變成過去式了。搞什麼?電影重拍了嗎?沒有,電影公司說這句話向來就是這樣。一堆人包括我,都快被搞瘋了。
=> 難怪,最近幾年在電視上看到《阿甘正傳》重播時,聽到這句話變成「WAS」,我還曾經特別注意了一下,心想怎麼不是「IS」?還以為在電影其他部份阿甘講的才是 IS,而坐在長凳上講的是 WAS,並且還不只一次用這樣的想法來安慰自己。沒想到這根本就是一例典型的曼德拉效應!
=> 知道有曼德拉效應這回事之後,我才想起很多之前曾經特別留意過的突兀之處,不只發生在《阿甘正傳》而已。因為當你發現,現實跟你記憶中不一樣的時候,總是會特別留意,而且一定會用:「啊,大概是我記錯了」或是「可能我記得的發生在別處,不在這裡」之類的話來合理化現實的不連續與不和諧之處,然後將之拋諸腦後。這是多數人面對不合理的現實時的應對方式,也就是繼續將頭埋在沙裡過日子。何況,這些突兀之處通常都是芝麻大的小事,根本不足以為此大驚小怪,打壞了生活的節奏。但也因為這樣,曼德拉效應才更讓我不寒而慄。
3. 影集《慾望城市》的英文片名是什麼?
=> 我也從沒看過這部影集,但多年前剛開播時住在美國,很清楚知道這影集造成一陣不小的旋風。由於我對英文很敏感,各種專有名詞與拼法、電影片名、人名甚至劇中對話,通常都牢牢記得,歷久不忘,因此一開播時就立時記住這部影集的名字是 “Sex IN the City”。結果呢?如今又變成 “Sex AND the City”,而且網路上再也找不到任何原片名的蛛絲馬跡:
=> 很幸運,美國有些超級粉絲,歷年來收集了無數的周邊商品,從這個視頻中可看到 (從 5:00 開始) 胖小子女友的眾多收藏品上,的確寫著 “Sex in the City”:
=> 我可以對天發誓,原片名絕對是 “Sex IN the City”!
4. 華納兄弟出的卡通人物系列,包括兔寶寶、達菲鴨、豬小弟、嗶嗶鳥等,有個集合的統稱「樂一通」,我一直記得原文寫成 Looney Toons。Toons 據說是從卡通 cartoons 簡稱 toons 而來的。結果,現在變成 Looney Tunes,而且華納說,從古早以前就是 Tunes,從來也沒寫成 Toons 過:
5. 艾迪墨菲主演的《杜立德醫生》,我也沒看過電影,但海報我不知看過幾次,電視廣告也看過N次,因為以前在美國電視上的曝光率非常高。明明原文是 Dr. Doolittle,結果現在少了一個 o,變成了四不像的 Dr. Dolittle (豆立德?什麼鬼?):
杜立德將軍 (James Doolittle),是二戰時率領編隊空襲日本東京的美國著名將領,由於實在太有名,他的名字倒是沒有被更改,仍然維持兩個 o 的寫法,顯然是怕太過引人注意。《杜立德醫生》的名字明明跟杜立德將軍一樣,硬是被改成一個 o。我無言了。
6. 接下來是一些商品或店名的拼法改變了,包括:
=> 所有超市一定有賣的發泡鮮奶油 whipped cream。這個全美市佔率最高的品牌我很喜歡,多年來也用過很多很多次,清楚記得名稱是 “Redi Whip”,也就是 Ready Whip (即可用鮮奶油) 的諧音。看看現在變成什麼鬼樣子?前幾週第一次看到這個變化時,真是令我大吃一驚,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!
網路上還留有許多網友久遠以前的寫法,跟我記得的一模一樣,隨便一查就一大堆。我們不可能全都記錯寫錯,而且這產品過去二十餘年在美國生活時,我買過很多次,經常仔細端詳罐身,絕不會記錯拼法!
=> 水果圈麥片 Fruit Loops。我也吃過很多次,明明記得是 Fruit 而不是如今的 Froot。發音唸起來一樣不表示我們記錯!
=> 文具連鎖賣場 Staples。明明以前的 L 字母是一個正常字,沒有頂上那一個彎鉤,現在是怎麼回事醜不拉嘰?而且連所有的店面招牌都變了?WHAT THE FxxK??
=> 福特汽車的標誌。F 那一橫尾端明明沒有一個小圈圈,怎麼回事?怎麼看怎麼怪。當然現在所有的車身上的標誌都有小圈圈,但有人在舊車上找到證據,證明以前曾經是沒有小圈的樣子:
顯然,福特標誌的樣子,自從古早以前就是這樣了:
當然,對於打死也不相信曼德拉效應的人,會說那些舊標誌不是福特原廠製作的標誌,因此偷減幾筆,做成簡化的樣子也是正常的。只能說,信者恆信,不信者恆不信。至少,我是相信的,因為我有很多牢不可破的記憶都跟現實不同,而我選擇相信自己的記憶,不相信這個亂七八糟的世界。
7. 蛋糕點心大廠莎拉李 (Sara Lee) 的著名廣告詞。我初到美國時經常買他們的冷凍磅蛋糕 (pound cake),雖然後來很多年沒買了,但還是清楚記得廣告詞寫著:「Nobody does it like Sara Lee/沒有人做得像莎拉李一樣(好)」,而且還記得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他們的廣告唱這句話。沒想到現在竟然變成:「Nobody doesn’t like Sara Lee/沒有人不喜歡莎拉李」。WTF? 意思完全走樣不說,還連用兩個否定,拗口的要死。
這裡有篇關於這句廣告詞的討論串,照慣例,一堆人跟我記得的一樣,另外一堆人則否。莎拉李的維基百科頁面上還直接宣稱,是我們全都聽錯了,因為兩句話的音相近。這裡竟然還有六○年代的經典廣告視頻,直接高唱「沒有人不喜歡莎拉李!」,但是,在第 50 秒時,那個男低音很明顯唱的是「Nobody does it like Sara Lee」。因此,偶而會出現沒有全部被抹殺修改的地方,算是 AI 出錯被抓包吧。
8. 還有很多其他例子,包括電影明星曾經說過的名句、人名、書名、角色名等等等,由於我並不那麼熟悉,因此無從辨別是否遭到改變,請自行上網研究。
留言列表